-
“最好”的孩子也叛逆
为什么年仅六岁的孩子,就那么喜欢争雄斗胜求第一? 记得有次我跟孩子说,爸爸最好,妈妈第二,宝宝第三。她马上开口反驳:“我才是第一,我是最好的。”我心想:“孩子真的知道什么是第一吗?” “强出头”也是孩子的“专长”之一。有一次,她和邻居弟弟一块儿玩堆积木的游戏,突然把所有的积木都推倒,说自己是“兰波”。这些行为真令我们感到...
发布时间:2007-04-02 -
女儿多次偷拿家里钱 家长没辙
11岁女儿多次偷拿家里钱,家长打骂多次无效。妈妈发愁,不知该不该借助外人力量帮助孩子。 近日,家住单洞街的陈女士来电说,从半年前开始,读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多次偷拿家里钱。有次,陈女士发现包里又不见了100元,她狠狠揍了女儿一顿。女儿承认偷了,并保证不再犯。可半月后,女儿又故态复萌。 专家点评 东方金子塔潜能学校教学总监杜耀辉:...
发布时间:2007-04-02 -
苦心家长因爱生积怨 乖巧女儿写信化隔膜
爸爸妈妈: 最近老师问我有什么烦心事,我说当然有了,15岁了,这正是烦恼滋生的年龄呢。 你们说我叛逆,我承认有一点。在别人眼里,我可是一个乖得不能再乖的孩子,可是如今我也长大了,独立的个性也就慢慢养成了。可是你们非说我变坏了,说我不再是从前那个听话的懂事的孩子了。于是你们千方百计地搜寻一些我学坏的证据,一有空就翻我的书包、...
发布时间:2007-04-02 -
"春游解冻"需法律护航
3月19日《珠江晚报》报道,又是一年春来到,珠海市不少学校正在筹办春游活动。学生安全问题是春游中的一道坎,出于安全考虑,早在几年前珠海市的中学就基本停止了春游,小学的春游活动在质量和时间上都大大“缩水”,有些小学的春游只有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学校之所以禁止春游,是因为只要发生安全事故,学校总要为此承担全部责任。所以,他们宁肯放弃春...
发布时间:2007-03-30 -
上海全职父母家庭调查显示"全职爸爸"占14%
在家“买汰烧”、照顾孩子……全职已不再是女性特有的专利。3月27日,记者从上海社科院青少所获悉,该所副研究员包蕾萍博士对沪上742户全职父母家庭进行调查显示,全职爸爸的比例占整个父亲样本的14%。家庭全职角色不再是女性独有,一种颠覆传统家庭观念的新角色
发布时间:2007-03-30 -
上课开小差不是错
刚刚上一年级的小虎特别爱动、没“长性”、很难注意力集中、整天搅得学校和家庭片刻不宁。妈妈原以为经过了一个学期的适应,他应该有所长进了。然而,已进入第二学期的小虎,好像并没有什么变化。上课爱做小动作,爱“开小差”,做事没有耐心,丢三落四;在家里情绪不稳定,易发脾气;跟同学不愿合作,不亲近。为此妈妈十分焦急又不知所措。 事实...
发布时间:2007-03-30 -
儿童的攻击性与家庭教育
儿童的攻击性(或称侵犯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一个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但随着生理心理发展,这种攻击倾向可能会指向一些有意义的目标,如征服外部环境,在驾驭环境中取得成功。朝这个方向发展的攻击性,会变成人心理中的积极成分,如坚忍性、毅力、意志品质等。 但是如果这种与生俱来的攻击倾向指向一些不被社...
发布时间:2007-03-30 -
幼儿交友技巧
上幼儿园的孩子交朋友发生困难,爸妈不是责备或代替他处理就能解决问题。唯有观察孩子的特质、经常倾听,才能提供他最适合的关键技巧。 状况一:交不到朋友怎么办? “我不要去学校,没有人跟我玩。”这是孩子不肯上学常见的理由。进入新团体多半需要适应期,如果孩子个性比较内向,就不容易很快融入群体中。也有一些孩子长期抱怨没有朋友,这...
发布时间:2007-03-30 -
争宠孩子酿造无原则教育 爱的比拼伤了谁?
年近40的老窦这些日子每天都开着车绕着北京城拼命找房子,“再不搬走,我就要疯了”,老窦说。 老窦和父母住在同一幢楼里,他住3层,父母住5层。老窦有个12岁的儿子,路易。10多年了,儿子3楼5楼地跑上跑下,一家人过得挺好。可是,最近家里气氛突变。 原因是,这学期开学,儿子所在的学校通知了家长,马上就要小学毕业的路易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发布时间:2007-03-30 -
早恋沟通话语:父母最头疼的三大盲区
害怕孩子早恋、与孩子沟通不畅、话语强权是破坏亲子关系的三大盲区,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父母在盲区前不再盲目。 这三个盲区可以称得上是父母们最头疼的事了。对于“早恋”,很多父母对孩子总是一幅“偷窥”的态度,恨不得让孩子在真空里生存;上网,能干什么正经事?不是打游戏就是聊天,还有那么多“带色儿”的信息,因为不了解,所以对孩子的行...
发布时间:2007-03-29 -
初三孩子的心声:爸妈请别开口就说分数
北京考试报讯 实习记者 任艳梅 北京第三十四中的杨玲近日对记者说:“我真想和父母好好聊聊天,一起出去走走,可他们一开口就是‘分数’、‘中考’。我多么想对他们说:‘爸爸妈妈,我知道努力学习,请听我说说心里话吧!’” 学生 作业多是妈妈“惹”的祸 宋军是北京二中的一名初三生,每天都要花很长时间来学习。早上刚到六点,就被妈妈从温暖...
发布时间:2007-03-29 -
孩子不能只有“同学”没有玩伴
日前北京青年报刊登了短文,说的是位“七旬老人寻找童年玩伴”。74岁的老人想找儿时的玩伴,童真挚情令人感动。看着身旁那些虽然放了假但还在上着各种各样补习班或者埋头苦读的孩子们,我感到阵阵心悸。我想,他们老了的时候,回首童年的时候恐怕除了“同学”,想不起几个玩伴来。 现在的孩子们除了同学很少有玩伴了。大家连玩都不玩了,哪里来...
发布时间:2007-03-29 -
家长 我们都是教育者
“叮铃……”电话那端传来家长诚恳的声音,“老师,我孩子就交给您了,他不听话,你收拾他就是,我们当家长的不护短。”猛然一听,我还十分感动,家长这样信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也十分重视。冷而静思,不免感到有点沮丧,难道孩子的教育只是学校、教师的事吗?我真想说:家长朋友们,其实你和教师一样,都是教育者。孩子从在娘胎开始,就受到家庭...
发布时间:2007-03-29 -
学生发自内心的呼声:老师不要总板脸训人
如今的孩子无论心理还是生理都比较早熟,这就对如今的老师提出了新的教学要求,那种一本正经板起脸教学的方式已很难被他们接受。对此,有着多年班主任经验的杨老师建议这些老师,要熟悉学生喜欢的东西,只有让他们先崇拜你了才能让他们信服你,这样的教学也才能事半功倍。 今年上六年级的冯冯最近心中颇多怨言,一向活泼开朗的她还常常掉眼泪。...
发布时间:2007-03-29 -
中学生:家长的这种话我们最不愿听
轻则“烦不清爽”,重则“笨得像木头”、“你给我滚”,这是孩子们“总结”出的不少家长常挂在嘴上的“口头禅”,这些尖刻的、充满火药味的字眼使家长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把自己与孩子的关系推向了对立。 据孩子反映,家长们通常是这样使用“口头禅”的:比如,当孩子问及一些家长也说不清的问题时,家长会用“烦”来搪塞;当孩子作业有困难求助时,...
发布时间:2007-03-29 -
儿童提前入学好不好?
又到了适龄儿童入学时期。一批批低龄儿童过早地背上了沉重的书包。现在低龄儿童入学绝非个别现象,值得引起学校及家长的思考。 家长们提前送子女入学,可谓动机复杂、心态各异。其中很多家长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早日成才;有些家长的心理是“笨鸟先飞”,孩子虽小,但早读一二年,打打基础,实在不行,留级重读;有些家长则随波逐流,...
发布时间:2007-03-28 -
多次转学流动性大 许多农民工子女有学上没学籍
近年来,湖北省武汉市出台免收借读费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为农民工子女在武汉接受义务教育创造条件。据统计,武汉现有农民工40多万。去年秋季,该市近300所中小学向10万多名农民工子女敞开大门,另有100多所民办简易学校接纳农民工子女约4万人。“流动的花朵”在武汉接受义务教育已不成问题。 入学问题解决了,新问题开始浮现出来。...
发布时间:2007-03-28 -
专家在线:培养孩子的观察力
省会崔女士:我儿子上小学一年级,他是个挺乖的孩子,学习也挺认真的,但却有个坏毛病,总改不掉:在抄写拼音、生字时,常把b写成p或d;把“红”写成“江”,把“已”写成“己”;写数学就更惨了,把5看成2,把6看成9……对这样的孩子,该如何教育呢? 专家刘昕答复:孩子在抄写时常常犯错误,把张三写成李四,主要原因是孩子的观察力不强。观察...
发布时间:2007-03-28 -
读艺术类中职院校,就业,还是高考?
本周六(31日),中职艺术类专业提前招生现场咨询活动将举行。以往中高考艺术类专业都是明星专业,然而近年来中职艺术类专业报考人数却逐年退潮,而艺术类高考的人数却不降反升,今年更是创下近几年报考人数之最。同样是艺术类,为何中职与高职报考出现“冰火两重天”的现象?读中职艺术专业究竟该着眼于就业还是考大学?上海及周边地区目前对艺术...
发布时间:2007-03-28 -
E时代,你应该怎样做母亲
母亲,并非一个女性天生就能完成的角色。 曾经一切为了孩子 和大多数女性一样,当我得知一个新的生命在体内诞生的时候,欣喜、激动与憧憬充溢我整个身心。我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为最优秀的人,而我也理所当然地成为最优秀的母亲,这种荣誉感和成就感具有压倒一切的价值。 怀孕期间,为了孩子的健康聪明,不管食物是否符合口味,只要有“...
发布时间:2007-03-28